“北京少年”研学课程
一、 课程背景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省研学旅行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结合太原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关要求和学科教学需求,博思研学依据教育热点开展主题为“北京少年”的研学旅行活动。
设计背景以培养青少年发展为主线
真实模拟大学生活,与学霸面对面
深度探索前沿科技,职业体验规划人生
演说家现场连线,为梦想持续发声
这个寒假,我们将定义新一代的少年!
二、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学校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紧紧围绕“用爱做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践行 “博略天下,思驿前行”的办学目标,本次课程坚持以培养学生发展综合能力以及“八项智能”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思路:
1.充分利用北京本区域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开展多种选题的探究学习。教育是帮助孩子发展认识自我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从而让孩子具备构建并实现未来愿景的素质。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当他认识到这个特点,并发扬这一特点,就会让他接近梦想甚至实现梦想。
2.以“少年”为主题。围绕科学、艺术、文创、科创、心理等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本地实际整合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性、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趣味性。
3. 应对“3+X”的新报考模式,面对种种现实问题,大多数的家长和孩子都是懵懂的状态。早了解、早规划、早立志,孩子将赢在人生起跑线上。这个寒假,壮志澎湃。更接近的名校课堂、更清晰的职业前景,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寻找自己的梦想坐标。
4.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走进清华、北大、北航、北影四所各具特色的高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机构——蚁视科技(高新技术)、圆明园(文创研学)、中影集团(电影艺术),与学霸、教授、设计师、影视编导、工程师等各类大咖面对面,从高深的学术到最新的应用,看灰色的理论是如何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课程主题
“北京少年”
四、课程目标
1.通过社会实践环节让孩子走进科技,走进名校。
2.通过与现代科技接触,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培养集体意识,进一步让家长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发展。
3.通过此次研学,在白天的课程中,老师组织孩子们分组轮流争当“小主播”,开展直播连线,进行现场新闻播报;晚间课堂,孩子们针对今天考察的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开精彩的演讲和讨论。
4.通过实践环节,让孩子走出课堂,将课本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
五、实施学段: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
六、研学路线
太原南站—北京西—奥林匹克公园—北大—圆明园—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西—太原南站
七、研学内容
时间/主题 |
上午 |
下午 |
晚间 |
Day1 钟鼓开营 |
北京之行 抵达北京火车站,集体分配宿舍,开营讲解,发放研学手册。 |
奥林匹克 站在奥林匹克公园,和团队一起完成开营挑战任务,超越自我,这一刻你会发现,你的心中自有力量,我们只是希望你能把这种力量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完成你的梦想,让改变从此刻发生。 |
心理测试该量表是一款职业性格测试量表,在开营第一天由导师带领学员填写职业性格测试量表,在一天的课程中会有心理学大咖导师结合量表内容为学生上一节心理学课程。 |
Day2 探寻历史 |
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校园,开展北大精神探索主题定向穿越活动,深切体会北大精神在实际中的体现,感受高校的学习氛围。 |
圆明园文化 参观圆明园,揭开那一段被欺辱的历史真相,通过直播发表即兴感言,培养家、国、天下的人文情怀,与故宫文创设计师一起探讨,为圆明园原创设计一款文创产品。 |
创作作品 文创讲堂,利用在圆明园搜集的艺术元素与文创共同设计文创作品。 |
Day3 科学梦想 |
走进清华 与清华学子面对面交流畅谈。然后走进独家授权的清华大学世界热力学物理实验室,挑战物质超临界态观测实验,这也是中国一处可观测水汽化临界点的地方。 |
蚁视科技 专享资源走进北京蚁视科技,和技术人员一起探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测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效果。 |
学习蚁视 利用在蚁视科技学习的技术原理,完成原创红蓝制图任务。 |
Day4 创新艺术 |
走进北航学生们将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学。首先前往位于北航内部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由北航博物馆专职导师讲解各类航空航天器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而后在北航学长带领下了解北航各大院系。 |
练习飞行由毕业于北航的现役飞行员为学员讲解飞行理论课程,学习伯努利定律,并在理论的指导下,使用训练飞行员所使用的模拟飞行设备进行模拟飞行练习,体验驾驶飞机翱翔的感觉。 |
航模大赛 利用白天所学飞行理论课程,开展固定翼航模大赛。 |
Day5 坚定梦想 |
颁发证书教育心理专家将 |
愉快返程结束五天的行程, |
|
|
测评孩子们的性格特征,根据研学期间的观察,给予未来职业规划的建议,助力梦想启航。 |
乘坐高铁,回到太原 |
|
八、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组织。建立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小组,严格分工,明确职责,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2.确定研学线路。学校召开家长委员会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研学线路,明确研学主题。
3.制定活动实施计划。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活动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课程时间、路线、分工、学生分组、包班教师和带队老师等。
4.充分发动。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委员会、全体家长会等方式,告知家长研学旅行的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及收费项目及标准等,家长、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签订自愿报名参加研学旅行协议。
5.知识储备。课程前围绕研学主题,班主任上一节活动指导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专题讲座、观看视频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辅导员提前进班和学生互动讲解相关知识。
6.根据课程线路,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责任制度,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7.强化过程管理。随行班级老师和博思研学导师要全程跟团活动,每小组按10:1的比例分配,每次课程安排至少2名教师、3名家长志愿者和1名研学导师。
(二)课程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研学准备我能行
<一>研学目标
1、 通过前期的宣传、知识的储备及课程准备,使学生了解我们本次研学的主要内容,从而为研学旅行做好准备。
2、 通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 通过课程准备使学生树立安全、环保、自护、合作、探究等意识。
<二>研学内容 研学旅行宣传、知识储备、课程准备
<三>研学过程
下发研学旅行手册,学生按要求完成研学的前期知识储备工作及研学过程中的课程准备。
A、 课程准备
行前准备会,课程设计方与学校负责老师详细沟通课程执行细节,落实执行方式。
B、 制定研学旅行小组组规
以小组为单位从安全自护、团队合作、健康环保、探究合作、文明公德、自我超越六个方面制定本小组的组规。本环节让学生自己制订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从而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C、 班级研学知识展评活动。
能促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前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从同学的准
备内容中学到有关知识,取长补短,从而使研学作用起到倍增的效果。
九、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以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采用自评、互评、主题班会展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学生等从多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活动结束后,个人、班级、学校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调查问卷、观察法、自评、互评、主题班会展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课程实施过程的活动情况,具体包括:前期准备、课程流程、课程内容、学生参与度、学生收获、学生表现、研修成果、团队服务等。
评价结果:评选出研学成果、小组、个人;通过班会、学校大屏幕、专题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